蘴字五行属什么?

岳芸涵岳芸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蘴,荛花。”说明葱属植物在古代被称为蘴或萝。根据古文字形,“菶”“葑”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个“丰”或者“逢”。从字形看,“菶”“葑”的本义是指生长得茂盛的草,但是现代汉语词典里却只解释了“菶”“葑”的字形来源,而没有解释它们的本义。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因为“菶”“葑”的字形经过演变已经和“丰”“逢”完全一样了,而且现代文字学认为“艹”就是“草”,所以没有必要再单独列举“菶”“葑”的本义了。 但古人并不这样认为。比如司马相如作《上林赋》中有“荟百草、聚茂木”一句,其中“蘩”“葑”就用的是本义。在《周礼》等古书中也经常出现“藾蒿”“藾茅”的词语,这些也都是指青葱一类的草本植物。

我查了一下古籍,发现古人用“蘴”这个字来指葱属植物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汉朝(东汉)。南朝·梁·萧绎《采莲赋》中“芙蓉披苏,菡萏列馥”;唐代·李贺《洛妃怨》中“蜡泪垂珠滴藕丝,金刀刻断莲花茎。”都是直接将“蘴”作为荷花的名称。而唐朝·韩愈的《春还》中“池草重蒙茸,塘蒲渐茂盛。”则将“蘴”用于描摹春天水面初生之草的样子。 总之,无论从字形还是从用法上看,“蘴”无疑是一个表示葱属植物的专用字。它既不同于古代表示禾谷的“菲”,也不同于今天表示蔬菜的“蔬”。

植韵楠植韵楠优质答主

蘴字五行属木,蘴,汉语二级字,,会意字兼形声字,此字出自成语有蘴芜薋,还有词语有蘴芜薋。此字最早出自《说文解字》。

蘴字的字形演变过程:此字始见于《增韵》和《康熙字典》,其解释为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说文解字》为东汉许慎编著,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解说字的本义、假借义和引申义的字书,开创了文字学和训诂学研究的新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是研究汉语文字源流和古汉语词义演变的重要的文字书。

在现代汉语汉语拼音词典里,此字拼音为wěng,去声,一声。组词有两个,即蘴葳、蘴芜薋。《康熙字典》中解释蘴字的部首为艹。

本字在繁体字和简体字中并没有繁简转化字。该字在《康熙字典》的笔画为17,在现代简体字中为16划。本字用作人名时,最好要注意其名字的音律、字形、八字、意义、忌用等几个主要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