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我们这一行,接触汽车行业的比较多,可以谈谈。 简单说,合资带来了三方面的改变。
一是带来了一堆新的工作岗位。 一个新工厂的投资,从土地,厂房建筑,生产设备到生产线安装调试,人员组建培训,物流,管理支出等等一系列的费用。以普通轿车生产为例,投入大约为400亿左右,这样的投资在地方上能创造多少就业岗位呢?以湖北襄阳比亚迪为例子(不是吹的,因为我有一个亲戚在那里工作),一个400亿的工厂,建成之后可直接创造2.5万个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岗位更是无数。
二是国产车型性能,质量上的提升。 这个很好理解吧。毕竟外资品牌方有了在中国市场赚钱的决心和动力,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的。以前很多技术封锁,落后就要挨打,现在就不太会了。像大众,丰田,通用这些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和研发力度绝不亚于其它市场。产品技术的上升也是显而易见。
三是提升了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 如果说前面两点是合资带给人直接的看得见的需求,这点则是比较虚的但确确实实存在。那就是中国品牌有了与外资品牌竞争的实力和底气。过去总是说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是一种福利增加,带来的是双赢局面。那合资企业多了,国内汽车品牌有了选择,自主车企也开始学技术,搞研发,开始双赢之路了吧。
当然这种变化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但至少现在已经开始出现这个趋势了。比如吉利博越,长安CS75,奇瑞瑞虎等,虽然销量不能和他们巨无霸一样,但在同级别中已经不落后于甚至一些优于合资品牌。这难道还不值得高兴吗!
除了汽车以外,中国人还从合资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制造工艺到管理体系再到营销模式都有很大的提升。
不可否认,在合资的这些年里,中国品牌汽车无论从技术还是品质上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某些维度上,很多中国品牌汽车甚至已经超越了部分合资,这在之前很多人难以想象。汽车合资虽然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带有负面性的,但不可否认汽车合资公司为中国汽车产业进步确实带来了很大促进作用。
在本世纪初,中国品牌汽车和合资汽车可以说是云泥之别。那时的很多中国品牌汽车都出现过车身开裂、噪音过大、漆面漏底、用料简陋等问题,其品质和合资汽车差距甚远。
中国品牌汽车在造车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体系能力不足,无论是产品开发能力还是品控能力都很薄弱,因此中国品牌汽车才会在制造工艺方面存在很多短板。在汽车合资逐步扩大和中国品牌汽车的迅速进步后,很多中国品牌汽车在制造工艺上已经达到合资水准,并且具备了出口海外的竞争力。
除了制造工艺方面外,中国品牌汽车在管理体系和营销模式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汽车合资公司中,中国人通过学习积累了很多经验。在管理方面,中国人开始学着像西方人一样将管理制度化。虽然中国品牌汽车仍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但其管理体系已具备很大雏形,至少不再像十多年前一样混乱。
汽车合资让中国人在研发方面也有很大突破,中国品牌车企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大幅增长。在汽车合资公司中学习到的经验对中国品牌汽车也是很大帮助,现在中国品牌汽车在产品研发能力方面也取得很大进步,一些中国品牌汽车还开发出专属平台和三缸机。
中国品牌汽车在很多方面已超越合资
虽然合资仍打压着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但从一些迹象可以看出汽车合资已经进入尾声,一些合资车企已经面临停产困境。在汽车合资退出后,中国自主汽车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中国品牌汽车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合资,只是很多合资车企还没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