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BA用全华班?
首先,让我们把时光机调回到2015年夏天。 那时中国男篮刚刚在伦敦奥运会上面惨败,而CBA的霸主广东队又在总决赛上负于热火三巨头,无缘冠军。 随后国家队主教练邓华德辞职,CBA总经理姚明力排众议,请来世界名帅鲍勃-奈特执教中国队。
为了支持新主帅的工作,中国男篮决定大规模启用年轻人,同时放弃以往“老队员打天下”的局面。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6年的CBA开始向“青春风暴”妥协——大量启用年轻球员的同时,对老牌强队的处罚也开始了! 广东、新疆两支传统的CBA强队被分别罚了73万和40万,原因是无故拖欠CBA联赛经费。 而福建、天津等中下游球队则因为财政困难,被分别处罚了20万元。 到了2018年,由于福建和天津没有按规定提交财务报表,违反财务制度,分别被罚了60万元和30万元。
到了2020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球队都出现了资金困难的现象,但为了大局,国家并没有出台帮助球队的政策。相反,CBA公司进一步加严了对球队财务制度的审核力度。 如果不是浙江稠州银行和山西汾酒集团先后注入资本,恐怕这个赛季两支球队都要因为财务问题降级了。 从那时候起,CBA联赛就开始围绕“钱”这个话题展开一系列改革了…… 全华班的出现只是这些改革的冰山一角而已。如果没有好的青训体系,CBA只能继续靠卖票和广告来维持现状。如果青训系统还是打不下钱来,那么CBA迟早要完蛋。
CBA实行全华班制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国内年轻球员的培养上出现问题。这几年,随着CBA联赛的商业价值越来越高,以及投资的逐步升级后,外援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球员的身价也是一起上涨,但本土球员的实力水平并没有提升,这造成了很多俱乐部愿意花大价钱引进外援而忽视了培养和挖掘国内球员,并且外援的增加让本土的年轻人缺乏足够的上场时间,导致人才成长出现“断层”。所以,这种实行全华班制度,限制外援的规定,其实也是为了扶植本土年轻球员。
第二、本土球员实力提升,对外援依赖减弱。虽然,这些年很多俱乐部在引进的外援上加大了投入成本,但从结果来看,并没有像他们预想的那样效果提升。反倒是本土球员经过这些年的积累,整体实力上提升不少,因此有些俱乐部有实力不用外援“单干”,并且也不缺乏竞争力。比如上赛季广东队就是全华班夺得冠军,而本赛季新疆队在亚当斯半途退出的情况下,继续以全华班出战并一路杀进总决赛。这些本土球队在不依赖外援的情况下,还能打出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这也促使CBA在某些阶段实行全华班。
第三、打击“山寨版CBA”联赛的需要。这几年,CBA在海外打了几次“保卫战”,比如香港、菲律宾等地纷纷举办自己的联赛,而且外援水平不差,这吸引了原CBA的中国球员加入,比如罗旭东和张兆旭就先后加入菲律宾联赛,这让CBA很头痛。为了打击海外这些“山寨版CBA”联赛,CBA联赛也使出了奇招,那就是在国内部分阶段用“全华班”制来应对这些联赛的外援,从而在部分时期内打击对手的竞争力,比如上赛季就实行过亚锦赛期的“全华班”政策。
而本赛季,CBA在常规赛尾声也有这样的政策,这也让很多像哈德森和昆西-杜比这样的外援没有出场机会。但不管CBA实行全华班制的原因是什么,这都是中国篮球的一次好机会,本土球员应该好好把握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