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调节股价?
1、利用高送转来达到调股价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年度报告出来后推出高送转方案(有送股比例,送配股数量),这个需要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案通过后按照送配股除权日调整股票报价系统数据并正式实施。 这是目前A股市场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既满足了投资者的利益需求(除权价降低了,送股后总资产没变)又不至于使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当然如果送股之后公司业绩没有大幅增长那投资者肯定是不会买账的,最终可能还是会以抛出为主。所以这种手段只是暂时的,效果是渐进的。不过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无所谓短期波动,反而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入更多的股票。但对于短线投机者来说就会比较恼火。因此很多上市公司都利用这一规则打时间差,在年报季报出炉前后大肆炒作,吸引散户跟风,以达到高位套现的目的。
2、利用回购股份方式刺激股价。根据《证券法》和《上市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的规定,公司如果要进行回购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并在特定媒体上披露相关信息。 但现实中很多公司实际上并没有严格遵循上述法律程序进行回购操作,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进行任何信息披露。
3、其他方式如:重大资产重组、业务转型等等,这主要针对那些经营不善业绩下滑的公司,通过其他的收入来源(如资产重组获得的收益、的业务带来的收益)来使得股价上涨。但这种手法有一定的风险性,弄不好就会鸡飞蛋打。
一、高转增。在A股市场,高转增一直是推动股价短期内飙升的主要催化剂之一,如果上市公司有高转增的行为,在正式分配实施之前,市场往往会大幅炒高股价,甚至会出现连续多个无量涨停板的局面。
二、增发再融资。如果上市公司有融资行为,市场可能会根据融资资金的用途选择是否追逐该股的上涨,例如,有些公司融资是为了收购优质资产,或者进行技术改造等,这种通常被认为是利好消息,股价往往会因此而上涨。
三、收购兼并。上市公司如果从事收购兼并的行为,也往往会有利于股价上涨,特别是作为收购方的上市公司,由于收购价格往往低于二级市场价格,往往会刺激二级市场的参与者抢筹。
四、行业整体机会。在经济转型期,总会有一些产业进入景气周期,这类产业的相关公司盈利能力普遍增强,往往会在二级市场上得到市场的青睐,例如前几年的房地产投资,近两年的医药、商业、生物、新能源以及新兴产业都是受此影响。
五、大股东增持。如果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在二级市场上回购、增持了上市公司股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管理层认为该股票的价值已经低于了真实价值,这种“用脚投票”的行动往往被市场当作利好消息来解读。
六、推出股权激励。为了使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保持高度一致,一些上市公司会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层往往会在规定的锁定期结束后开始逐步兑现,这种兑现行为对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形成持续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