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锦标赛奖杯是什么?
这次比赛是2019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冠军是许昕/马龙获得,所以奖杯是他们两个的。 这次比赛的规则是这样的:男团一共12支队伍参加,分成A、B两组,进行小组循环赛,每个小组前两名出线,再进行交叉淘汰赛。女团也是一样,不过每组只有两个队参赛,先进行单循环赛,然后根据排名决定晋级决赛的队伍。
最后男团的比赛成绩如下: A组:
B组: 女团的成绩如下:
看了这些成绩就可以知道许昕/马龙和樊振东/林高远这个组合是怎么得冠军的了。
在男团A组的比赛中,首先出现的就是这两个组合,他们一组是从头打到尾的胜者,另外一组则是败者。在四局比赛中,两对选手各赢了两局。第二的比赛就精彩多了,因为这两组都是连输几局的队伍,所以这场比赛对他们来说就是不能输,一旦输了前面输的那些局就毫无意义了。因此这场比赛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特别是马龙的正手进攻成为了他战胜对手的关键。
女团的比赛则是有点意外,本来是被看好的王曼昱/陈幸同组合,却在半决赛输给了钱天一/孙颖莎组合,至于原因应该就是经验上的不足吧。虽然钱天一是第一次打团体世界杯(之前一直是单打和混双),但是配合孙颖娜打的女团比赛,而且这二对组合在之前也都输过,所以这一次算是爆冷了吗?不知道,也许只能说她们发挥出了水平。
斯韦思林杯(Corbillon Cup,St.Boltzmann)
瑞典人J.C.斯韦思林(Joh.Cun.Corbillon),生于1853年,1933年去世,曾是瑞典国家乒乓球协会成员,同时也是欧洲"11(或12)大洲"锦标赛的创始人。他为纪念这一大赛,特地制作了斯韦思林杯,并在1926年第八届"11(或12)大洲"锦标赛上,首次作为男子团体冠军奖杯授予匈牙利。同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作为男、女团体冠军的奖杯,因此又称为世界团体锦标赛冠军杯。斯韦思林杯的大小如同一个大号的甜瓜,底部直径约为210毫米,顶部直径为95毫米。杯高180毫米,重2.5公斤,是五个大写字母"JCCBS"构成的中空金色"圆疙瘩"。"J"代表斯韦思林的姓,BCS是瑞典国家乒乓球协会的缩写。从1926到1971年,凡获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冠军的队都能得到一个斯韦思林杯的仿制品,同时在原来的杯子上刻上冠军队所属国家的国名和获得胜利的年份。现在杯上已刻满几十个年份,每次搬动它都得格外小心,以防刻有字的那面与其它物品相碰,因此现在这一杯子仅仅保留在国际乒联总部象征性地作为世界团体锦标赛冠军杯展出。
考比伦杯(Soubize)比利时一位已逝去的著名乒乓球女选手的名字。为纪念她,1926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世乒赛上,被制做成女子团体冠军杯,现也仅仅保留在国际乒联总部象征性地作为世界女子团体锦标赛冠军杯展出。考比伦杯是一个金光闪闪的苗条美女雕像,人和基座总高为42厘米,宽20厘米,美人在翩翩起舞,舞姿优美诱人。基座上刻有1926 - CHAMPIONNES MONDIALES (世界女子团体冠军)。为了保存这一珍贵纪念品,同时又与各国获得的团体冠军奖杯大小一致,国际乒联专门为这一奖杯制作了仿制品,1957之前获得该项冠军的队给一块金板,其上刻上国名和获得冠军的年份,1957年之后获冠军的队则给一块银板。刻上获得冠军的年份和国名。
伊朗杯
1927年至1928年间,印度为纪念世界第一个男、女单打冠军,即英国的戈登和卢蒂丝,制成一座男、女相拥抱的镀金铜像,并在1928年第13届"11(或12)大洲"乒乓球锦标赛上首次向他们颁发了这一特殊奖杯。在1947年把这座"拥抱像"送到英国保存,但因路途颠晒和保管不慎而损坏,伊朗一家体育俱乐部就又制作了一座,1964年送往日本东京展出,但不久再次丢失,1971年匈牙利一家体育俱乐部再次仿制了一座,并在国际乒联的同意和授权下,命名为伊朗杯。1973年在美国伯明翰举行第3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分别向获得女子和男子单打冠军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朴英顺和匈牙利的克兰帕尔颁发了"伊朗杯",此杯从此成为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和女子单打冠军奖杯。伊朗杯基座和杯高分别为20厘米和60厘米,人高30厘米。男、女紧紧拥抱,女的身材苗条,五官端正,略施粉黛,手提球拍,斜抱球,身着一袭长裙。男的虎背熊腰,英俊潇洒,身披敞襟短袖运动衫,紧扎腰带,两手插腰,作欲动之势,仰脸仰视着女人,女人爱娇地俯身紧搂男人的脖颈,这一拥抱象征着世界和平。在基座上分别刻有获得该项冠军的所属国家年、月、日和人名,所以伊朗杯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女子单打冠军杯。
吉•盖斯特杯(GezaGest)
匈牙利著名乒乓球爱好者、国际裁判和著名的国际乒联副主席吉•盖斯特1971年6月为纪念第三十一届世乒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