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属什么生肖?

莘佳敏莘佳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晋文公(重耳)的出生年份,史书中有两种说法—— 周襄王元年(前652年) 与 周襄王四年(前648年) 。两种说法相差三年。 而他的属相应该也在这两年之中。 如果按照第一种说法,那么重耳出生在甲午年(马年);如果按第二种说法,则出生年在壬戍年(狗年)。 目前网上大多数资料都采用了第一种说法,而且认为重耳生于正月,所以属“生肖马”。 我查阅了多种资料,发现一个问题: 重耳的生父晋献公有十六个儿子,其中十三人命名中含有“日”字,例如昭灵,怀,申生等。这很有可能表明他们的母亲是齐姜(晋献公的第二任夫人),而齐姜是个“太阳女神”! 在《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侯宣多灭荀息氏之族。……晋侯伐周,师旷谏曰:‘不可,臣闻之,君子不重伤,不擒二夫。’ 公曰:‘我生不遭司马牛之恶。’ 对曰:‘司马牛已来,敝其七军。’ 公曰:‘寡人之从君于战,三败北,其何由能胜?’” 在这里师旷(晋国的大夫,著名的盲琴师)直接称呼晋侯为“司马牛”。而在《春秋·桓公六年》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 “九月丁卯,季癸亥,晋杀其大夫申生。” “申生”这个名字中的“生”字,左半边是“牛”字,右半边是“辛”字。而司马相如和司马迁写的《史记·卷四十五•晋世家第五》中也记载着: “晋公子重耳之亡也,过于狄。狄君谓重耳曰……” “重耳”的名字里有个“耳”字,“耳”字上面部分就是“牛”字。 这说明重耳、晋侯与他们的父亲晋献公,名字里都有“牛”或者“生”的字。这是齐姜家族的图腾,也是他们祖先神灵的名称。

因此我的猜想:重耳可能出生在牛年或羊年。 顺便说一句,重耳的母亲戎姬,其姓氏也是“姬”字边一个“犬”字,也符合“戎姓”的称呼。 这种巧合是不是有些意思呢?

索欣瑜索欣瑜优质答主

重耳,是春秋时晋国人,为晋献公之二子。公元前655年,晋献公纳骊姬为夫人,重耳为躲避骊姬的迫害,离开晋国,流浪国外十九年,历尽艰辛,于公元前636年被晋国大臣接回晋国继位,即晋文公。他招贤纳士,发展生产,整饬法纪,兴修水利,发展军事,使国力逐渐强盛。重耳重用自己的父亲狐突和舅舅狐毛,封狐突为上大夫、狐毛为下大夫,狐突和狐毛都是属狗的。

属狗人重耳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称霸中原的北方诸侯。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又称文公。姬姓,重耳名。其父晋献公,是“春秋五侯”之一,在位二十六年(公元前676—前 651),先后消灭了同姓十几个小国,并连克霍、魏、耿、狄、虞、虢等异姓国,使晋的疆土日益扩大,跃为中原大国。重耳是献公的二子,原与太子申生无争位之 心。献公宠妃骊姬为了使自己生的孩子奚齐能立为太子,就诬告申生谋反,申生被迫自杀,重耳和夷吾也分别逃亡,从而开始了重耳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重耳先到齐 国,齐桓公以妻子相待,住了一年多,重耳渐渐奢侈游荡起来,齐桓公就把他送到曹国。曹共公无礼,窥探重耳洗澡,并对重耳的肋骨不丰满表示轻视,于是重耳又匆 忙离开曹国到了宋国。宋襄公也很客气,重耳留住一段时间后,听说齐桓公去世,就离开宋国去了郑国。郑文公也只给予一般接待,重耳停留一年以后,听说秦国正在 经营中原,郑国有为秦国服务的可能,便离开郑国往秦国去。但在路过最后一个中原小国—卫国的五鹿(今河北隆尧西)时,卫文公不加理睬,只“飨礼(相当于招待 吃餐的待遇)”重耳后便不再过问,重耳很生气地说:“于虫灾,我不会放过卫国的。”

离开卫国,重耳一行就到了滑国。滑国本是狄人的小国。重耳在此住了一年,听说晋国太子申生遇害,奚齐继位,很为申生抱不平,就率人攻打奚齐。后来周天子派人前来劝解,重耳也就到秦国去了。到了秦国,秦穆公把女儿文赢嫁给他,并送给他七十匹骏马,对重耳很厚待。

与此同时,卫国发生了饥荒。卫怀公听说重耳有马而且在秦国,便派使臣去请求重耳派人在五鹿买些马料,以渡过饥荒,重耳想起卫国王的前怨,便在秦国借兵攻打卫国。卫军向河堤上退走,晋兵尾随追击。卫兵在河堤上放火烧苇草,晋兵急忙后退。此时卫军乘机袭击晋兵,打败了晋兵。晋文公想起狐突的预言,便对狐突说声“请受教”,收兵回国了。

重耳在秦国住了一年就领兵攻晋了。秦穆公派军队和亲女儿文赢给秦将孟明视作内应,攻到了晋都绛(今山西翼城东)。这年是公元前636年。晋太子奚齐在内乱中首先被杀,献公另一子卓子也先后遇害,重耳的堂弟夷吾带着军队赶来救援,都被秦军打败后收兵。晋国大臣们便派人到秦军里迎接重耳回国为君。重耳就回到了晋国,在绛即位,即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楚成王带兵攻打郑国。郑文公投降了楚国,就以楚国为后盾,又攻击晋国,晋文公率晋楚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南,一说山东濮县南)进行决战,楚军大败,晋军乘胜占领了楚国据点曹国和卫国。后来楚将子玉带兵攻打曹、卫两国,并向宋国借路。宋襄公不愿得罪楚,但又担心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