觐指什么生肖?
1. 猪,子亥相连,表示子时的月亮在亥时升起。“昏晨”的“昏”字有“日没”的意思,“晨”有“日出”的意思,“月落”的“落”字,其古字形像一只大雁落地,而雁是秋天降落的动物,所以用“落”字表示“月落”,又由于月落时天色将晚,所以“月落”和“黄昏”是一个意思;同样道理,“晨”的字形也表明它是表示太阳升起的概念。“寅卯”的“寅”字代表“朝阳初升”;“辰巳”的“辰”字代表“太阳升高”;“未申”的“未”字代表“阳光炽盛”;“丑寅”的“丑”字代表“夕阳西下”;“戍亥”的“戍”字代表“月光如水”。
2. 牛。古人最初是根据牛的生习性来为它确定时辰的,即按照黄昏、黎明、正午、日落等自然现象。《淮南子·天文训》中就有句成语叫做“昏旦不辍”,说的是黄昏与黎明从不间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夜以继日”。“昏旦”其实是指子夜至中午的一段时间,其中“昏”指的是下午五时至七时,“旦”则是指早晨五时至七时。从十二地支看,“子”对应着今天的午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丑”对应今天凌晨一点至三点,以此类推,“寅”相当于今天凌晨三时至五点,正是我们现在的“寅时”。这样,“寅”所对应的动物就是“虎”了。
3. 猴。“申”属于一天中的“正午”,此时太阳最高,“坤”字表示大地都充满了阳光的炙热。“酉”在一天之中代表“黄昏”,有“日落”之义。“戌”代表“明月当空”,当然也是“黑夜”的象征。“亥”代表“黎明”,是清晨的一刻。
见四字,“见”与“见”是异体字,合并成了“见”字。觐为“见”字的繁体。会意字,“见”是“见”的古文字,繁体字是觐,从见从页。页,人头。见人头,表示进见君主。
本义:古代诸侯秋天朝觐天子。引申义:朝见君王或见皇帝。
觐见,含有敬重下对上的意思。觐见君王或皇帝,必须先经通告,经过批准接受召见之后,在皇帝指定的时间和场所,按照既定的礼仪,前往拜见。“觐”字的繁体字为“觐”,从见、从页(旧也作面,下从两目,从人)。
觐,会意,见人头,表示进见天子。“觐”字,金文写作从见、从页。从“见”,表义。页是人头(“页”、本义“头;首”)引申“面见”之义。“觐”字从见、从页会意,即会见。“觐”字本是国君朝见天子之词。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觐、见也。诸侯朝见于王为觐。臣见于君亦曰觐。”觐,亦作“欶”。段注:“觐字,见于金石,周秦仅有觐无欶。”
觐拜:旧称朝见皇帝。
觐省:1、旧时指从外地回到本地。2、指小辈拜见长辈。3、官员朝见君主。
觐谒:1、谒见;朝见。2、进见;拜见。《金史•完颜永勋传》:“我辈皆先朝百战立功者也,一旦遇主,得自陈所见,今以何理反不得觐谒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我在上海,得了制军的电报,赶紧赶来觐谒。”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二回:我本还打听着回省去看望他的,因为没有他的行止,所以就打听了这一位藩台大人在哪里接见辕门下来的人,好预备着去觐谒。
觐文:指进宫朝见的文件。也作请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