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中国智造?
首先,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其次,通过海量的数据支撑和人工智能的改造,从人工生产成本低廉的国家,转向人工成本高昂的国家,比如欧洲、美国等等;最后,当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机器人和智能化领域被我们超越以后,再让他们享受一次“Made In China”的实惠!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下的美好设想,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多路要走。 比如,当前我们正大力提倡的智能制造,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信息系统对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全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与决策,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型先进制造业转变,实现精准化生产和个性化定制。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所走的这条路,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我们的竞争对手,同样也在往这个方向努力,甚至他们比我们起步更早,更具备先发优势。 还有,我们目前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精密加工设备,这些装备都是中国制造的基础。但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打造基础,更要让这些设备具备自主分析、自主优化、自主决策的能力,成为真正的智能设备,而不是停留在人工操作上的简单机械。
我们当前的智能制造领域,还有很多路要走,比如标准体系、法律法规、关键核心技术、金融支持、人才储备等方面,都要加大力度才能取得突破。 中国制造2025提到,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电子信息等产业高速发展阶段。 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智能制造已经开始按下了“加速键”? 我们有庞大的市场,这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我们能抓住这次机遇,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行业转型进程,中国完全有可能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