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外五行怎么看?

华向金华向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风者,天之气流,动而生阳;水者,地之润下,静而生阴。天地之气,相遇而成形,万物由是而生。 《易经•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阴阳不测之为神”。先贤早已指出了阴阳的变化及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就是风水学上所说的外五行。 什么是外五行呢? 外五行就是天干地支,亦称干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根据天干地支的组合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时间来推演五行的变化。 以农历1987年二月十八日未时为例(注意这个时间)。 公历日期:1987年3月6日4时30分——3月6日5时30分。

节气:惊蛰(3月5日20时51分)——春分(3月20日11时47分)。

八字:丁卯年 甲寅月 庚子日 乙未时。 年柱天干为火,月柱天干为木,日柱天干为金,时柱天干为木。 此命局形成水火既济,金木相克的格局。

时间顺序 子时(23至1时)属水,此时阴气盛极而衰,在时间序列上第一循环开始。

丑时(1时至3时)属土,阴阳平衡。寅时(3时至5时)属木,此时阳气渐旺。

卯时(5时至7时)属木,卯为月建,故又称“建卯”。辰时(7时至9时)属火,阴阳各半。

巳时(9时至11时)属火,此时阳气最旺。午时(11时至13时)属土,阴阳平衡。

未时(13时至15时)属木,月令寅木得禄。申时(15时至17时)属金,阴阳各半。酉时(17时至19时)属火,月令已火得天干甲木生助,更得时支酉金长生,此时火最旺。

戌时(19时至21时)属土,阴阳平衡。亥时(21时至23时)属水,此时阴气盛极。夜半时分,一阴初生。

以上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循环规律,如此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月序:一月立春,二月雨水,三月惊蛰,四月清明,五月谷雨。 六月芒种,七月小暑,八月立秋,九月白露,十月寒露。 十一月大雪,十二月小寒。 每逢阴历初一、十五日为满月或望月,三十日为朔月。 以农历一九八七年正月十八为例。

公历日期:1987年2月15日10时9分——2月15日11时18分。 节气:立春(2月4日23时35分)——雨水(2月19日17时48分)。

月柱天干为己未,属土。月柱地支为寅,属木。年柱天干为丁卯,属火。年柱地支为甲子,属水。 日柱天干为庚金,属金。日柱地支为乙未,属土。 时柱天干为乙未,属土。时柱地支为乙未,属土。 全命局五行齐全,无一缺项。且阴阳调和,干支相生。是很好的命局。

厍颖媛厍颖媛优质答主

一、土。土者,万物之母,风水外五行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土。在大地上生出无数的山川河流,万紫千红,人和万物,皆生于土之上,长于土之中,最终还复归于土。所以土的本意应是养育造化万物的母亲本源。土在人身体内部则是一种中和之气,调和五脏,养五脏之气之元素。人体的牙齿、肌肉、脾脏属土。属土的人待人和善,做事有担当,只要土性不过旺,属土的人一般生活事业顺意。

二、火。火在五行中有其光明,上升,通达之意。在自然界则为日光和气候,在人类身体内则有血液循环及气管,人体的心脏、小肠属火。火有生土助长,去湿等功能。属火的人,具有火热之气的张扬旺盛,光明,能干,讲义气,讲诚信之气,能给人以温暖和帮助。

三、木。木在自然界中主要指各种树木和一切木制之物,在风水外五行中为东官,象征春天。木在人体内为胆经与肝经,人体的肝脏、胆囊属于木。人在春天易发怒,这和木的特性有关,属木的人比较善于谋划,具有计划性的头脑。

四、水。水在风水外五行中是北方之位,是冬天的象征。在自然界中为江河湖海,池塘,井涧等地,在人身体内则为脑脊液,淋巴液,人体的肾、膀胱属水。水是生命之源,有纳污解毒,清洁卫生作用,属水的人,一般比较敏感,心思多,善于交际。

五、金。金在自然界中有矿物及金属制品,在风水外五行中,金在西方,秋则属于金为金旺,金有收敛肃杀之令。人体内的骨骼和肺叶属金,脾属土,肺属金。属金的人,比较具有权贵之气,具有铁石心肠,意志坚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